您的位置: 旅游网 > 明星 >> 吴昕

古代作弊工具花样百出馒头也能夹小抄

发布时间:2020-10-21 20:07:07
古代作弊工具花样百出 馒头也能夹小抄

科举匾额博物馆藏品今天亮相 500匾额折射千年科举文化

一座明代家族牌坊,雕工繁复精美,正中的牌匾却是空白的,家族期盼有读书人取得光宗耀祖的功名再补刻,苦等了400年空白始终没填上。如今这个无字牌坊成为科举牌匾博物馆的大门。走过牌坊,李鸿章、张之洞亲笔题写的匾额、武状元考试时举的300斤“掇石”、复原的贡院考场……中国学子千年科举路浓缩眼前,就连作弊用的口袋书也“另类”解读着科举制的变迁。

800年间,北京考出了约250名状元、近五万名进士,但目前除了孔庙中元明清进士题名碑外,其他有关科举的遗迹甚少,近日,北京科举牌匾博物馆在高碑店试营业,预计年底正式对外开放。馆主姚远利收藏的500多方木石匾额记录了历代学子的喜与悲。此外,馆内还布置了关于科举历史的展厅和仿制的金榜、号舍。弥补了北京地区在科举文玩收藏、展示方面的空缺。今天,馆藏珍品将在文博会上展出。

大兴出的进士最多

馆内处处可见的是进士“出身”的历朝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譬如张之洞、李鸿章等人书写的作品。在大厅中央,悬挂着一方北京大兴人朱 的匾额“燕翼诒谋”。朱 是乾隆十三年进士,时年仅17岁,这是中国科举历史上最年轻的进士之一,也是北京人里少有的进士。

在历史上,北京人拿到进士“高学历”的人并不多,博物馆统计了从唐代到清代北京进士登科地区分布,记者发现多出自郊区县,其中大兴出的进士最多,明代有124位,清代有425位,其次是宛平。其他地区进士人数寥寥无几。

姚远利介绍说,馆中所藏匾额题字中,仅清代状元就有29位。此外,还有12位榜眼、13位探花留下的墨宝,而进士所题写榜书更是难计其数。“但北京的状元匾目前一直都未找到,估计已无遗存。”馆主颇为遗憾。

录取通知书写体貌特征

国子监相当于政府的干部学院,考入国子监满3年毕业后就能封官。太学生们报到时要拿“监照”也就是录取通知书。博物馆找到了一个叫张德大的太学生的“监照”,这个学生是花钱买官做,在户部颁发的监照上写明,买一个监生身份需要“23两4钱银子”。以前没有照片,为了避免冒名顶替,录取通知书上必须写明体貌特征,张德大的监照上就说他“40岁,中等个,面白,有胡须,俊秀”。

花样百出的作弊工具

一寸见方的印本上竟写满了2.9万字,肉眼极难辨清。这不是书法艺术品,而是清代考试作弊使用的“口袋书”,上面印有41篇范文。当年考生门作弊手段也是五花八门,辫子、馒头都是藏“挟带”的工具,就连墨盒上开个小洞也能把作弊条塞进去。晨报记者 朱烁

镇馆之宝元代科举门

科举匾额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是一座元代的科举门。这座科举门实际上是一座汉白玉石雕牌坊。其顶部为元代汉白玉石刻遗存。以前贡院考棚、州县府学和文庙等考试与教育场所,都立有这类牌坊,但正中所刻一般为“禹门”或“龙门”,唯独这座牌坊所刻字体为“科举门”。在整个元代,只有40多年实行科举,汉人书生在石牌坊上镌刻“科举门”,表达了他们对科举考试的强烈渴望。据专家考证,此门现在在国内外仅此一件。

馆藏牌匾中“年纪”最大的是明朝永乐二年状元曾 为其江西同乡、永乐九年的状元萧时中所题“状元及第”,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外,末代状元刘春林题写的牌匾也能在博物馆中找到。

经常拉肚子
碧凯保妇康栓包装
太极集团
肝纤维化是否需要全疗程用药
脑神经衰弱的症状
猜你会喜欢的
猜你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