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通过把脉得到病情的全部经过
摘要:这是我们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的一件事,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来清楚病情,而治疗即是讲究穴位,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消胀气,这就是中医的可爱之处,下面讲一下中医通过把脉得到病情的全部经过。 一直与来在人们的心中都是一件比较高深莫测的事,例如把一下脉就知道得了什么病,这是我们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的一件事,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来清楚病情,而治疗即是讲究穴位,哪个穴位可以消胀气,这就是中医的可爱之处,下面讲一下中医通过把脉得到病情的全部经过。
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呢?
我们先搞清楚两个问题: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分析脉象啦!
人人都能学会的脉象
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普通人没必要都了解,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脉象:浮沉、力度、粗细、快慢、停跳。
1.浮沉
浮沉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另一种就是把脉的时候,只明显感到了寸部的脉动,而关、尺部远没那么明显,这也叫浮;如此类推,寸关不明显而尺明显,也叫沉;寸尺不明显而关明显,也叫中。
为什么脉会有浮沉之别呢?
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
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
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
简而言之,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
2.力度
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医生们会搞一些「小动作」: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反复做上好几次。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要用指头感受脉对手指的抵抗力。
按下去的时候,感觉脉很硬、很实、反弹力度很强,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要是手指按下去没遇到多少抵抗,「你爱按哪儿按哪儿,爱怎么按怎么按,我不反抗!」甚至稍一加力,脉就没有了,那这个脉就是没力量,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的力度是偏弱还是偏强。
那么有没有力又代表什么呢?
有力,代表正气实,但如果邪气跟正气有一拼,中医通常就会说邪气实,正气还行,照着邪实去治就可以。没有力就代表正气虚,治疗上首先要补充、扶助正气,正气足了,自然能够与邪气交争!
从治法上看,有力的脉,中医常用的是攻、泄之法,比如麻黄汤证,要求的是脉要紧,承气汤之类的,要求脉要实。这个紧啊、实啊,说的就是要有力,如果脉无力用了这些方剂,就会使病人虚脱,甚至昏死过去!
无力的脉,中医通常要用补法,比如桂枝汤证的脉缓,四逆汤证的脉微弱,都是无力的脉,不能攻下,只能补养。至于要用多大的药量,攻之中要不要加补的成分、补之中要不要加攻的成分、加多少,就要从脉的有力没力的程度上去分析判断。
.粗细
只知道脉的力度还不够,还有一个小动作,用指头从拇指一方向尾指一方、再由尾指一方向拇指一方这样水平来回地小心按摩或推摩几下,感知脉管的宽度。
通俗地说,就是看看脉有多粗大或者多细小。
因为正气津血足了,要流动,要往外输送,不仅力量会大,要求输送管道(血管)的空间也得大,否则正气足了但空间不够,不能及时地往外送。
所以仲景说「阳明脉大」,阳明是多血多气的,要输送它,脉管就得大。以此类推,「细」当然就是气血不充沛了。
但这里有些特殊情况,临床上常有脉大而无力或脉小而有力的例子。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气血的偏盛偏衰问题了。
气血是互为阴阳的两个东西,气主要管输送,把血灌输到全身,所以它属阳,主动、主扩张;血属阴主滋养,它有个很实在的形体(液体),看得见摸得着。
脉的力量或粗细是气血共同的功劳,但血侧重于脉的力量,气侧重于脉管的粗细。它们都强,脉就粗而有力;都衰,就细而无力;气衰血强,脉就细而有力;气强血衰,脉就粗而无力。所以粗细还要有没有力气连着一起看才行!
中医就是根据这个判断该用气分药还是该用血分(阴分)药。比如,现代人常说阴虚、要养阴,吃、喝首乌汁之类的滋阴养阴药。但如果你的脉细,吃这个就很可能会长痘痘。
有的人喜欢吃补气药,人参、黄芪,但如果你的脉粗,吃了就会上火、、烦躁。当然,这也只是一般的规律而已,中医用药还要考虑很多细节,这里不多讲。
4.快慢
脉跳多快算正常?
《素问 平人气象论》里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就是说一个正常人,呼吸节奏是固定的,一呼一吸之间,脉应该跳五次。
说得好像挺简单、挺实用,但实际上很难把握!人呼吸有快有慢,究竟以谁的为标准?西医在这方面的研究给了中医很大帮助。
据西医的研究结果,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脉的跳动频率是在每分钟75次左右,老年人会相对慢些,年轻人会相对快些,婴儿更快。有了这个标准,快慢就好定了:没能达到标准次数的,就叫慢;超过标准次数的就属于快。
判断快慢有什么意义呢?
《难经》有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就是说:快,表示机体的抗病自保系统处在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慢,表示抗病机能已经相当疲惫,进入了一种消极、被动甚至是想放弃的状态。
中医根据脉搏的快慢选择治疗策略,快,就积极配合袪邪,给身体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弹药!慢,就先考虚扶正,不急于攻邪。
它自己都不想战斗,硬把粮草弹药塞给它逼它上前线,到时候不是投敌就是做逃兵。先做思想工作,激起它的战斗情绪。
5.停跳,很危险!
停跳,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脉「开小差」了,分三种类型。
第一,有规律地停跳
比如,跳五下停了,停完再跳,又是跳五下就停了,很有规律。这种脉象必然会伴随这些症状:心悸明显,胸闷,手脚发麻,头晕眼花,眼睛发胀。不一定全有,但胸堵、心悸是必有的。
这种脉象说明:「这个病人有的问题,至少目前心或脑的供血情况有异常!」这是一个警告,如果不理会它,就可能出更大的毛病,轻者晕厥,重者中风、脑溢血,更严重就是猝死!
这种脉象青壮年人比较常见,一般是疲劳过度、消耗太过,例如连续熬夜工作,超长时间玩电脑打游戏、打麻将,又或者是下利的病人利得太厉害了,吃发汗药吃过了吃错了,大汗不止,出现虚脱的表现。一般比较容易恢复。
第二,无规律地停跳
上面是有规律地停跳,这回规律也乱了,节奏也没了!这次跳一下就停,下次跳三下才停,没有规律。
这个脉一般老年人比较多见。它同样具备上条说的那些伴生的症状,而且更严重,有的还有呕吐,一般还有高血压的问题。这个脉就得赶紧治疗了,中风、脑溢血、猝死的风险相当高!
第三,无规律+变速停跳
前两种停跳在停的前后,脉跳动的速度是一样的,但这条连速度都变了,它原来如果是快的,停完再跳,可能就变慢了,而且还可能连力度都有变化,时而有力时而无力。
这个脉一般出现在须要抢救的危重病人身上!见到这个脉,中风、脑溢血、猝死这些情况基本上已经发生了!
「浮沉、力量、粗细、快慢、停」是把脉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诊脉最基本的功夫。这里讲得很粗浅,看懂并不难,但想要熟练掌握,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所以对类似「三分钟学会把脉」的鬼话千万别当真。
中医的博大精深说明了我国古代人们的聪明,通过把脉来知病情这是中医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治疗一些病也是中医当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哪个穴位是愈合胃溃疡的?把脉探病是我国古代大夫治疗病人的首选,就像现代人们一进医院医生就叫人进行检查一样。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消肿止痛的有哪些中药动脉硬化能吃通心络吗
儿童咳嗽舌红苔薄黄
如何改善大便干结
儿童止咳药哪个好
- 珍惜那个时会顶嘴、死不认错的孩子吧
- iPhone 14:关于苹果这一代 iPhone 的每一个令人兴奋的谣言和泄密
- 北京对进返京政策特别强调重大调整,这些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
- 老友记的瑞秋真会穿著!碎花吊带裙穿著出洋气时髦,皮特后悔了吗?
- 华为回应陈茉莉之后,你知道野鸡大学“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吗?
- 河南多地发布最新公告
- 李现顿时官宣好消息, 看清具体内容后, 粉丝 心心念念终于等到了
- 北京:7月11日起,进入聚集活动中心人员须接种疫苗
- C罗龙凤胎小狗不幸夭折:我们的天使,永远爱你
- 逛花市碰到这三种花,一定要买了一盆,它们都是夏季开花“劳模”
- 想到父母,也需要学习
- 建强了学校!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了学校联网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