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网 > 明星 >> 王源

外资背景信托公司降至家牌照价值遭重新审吧

发布时间:2022-04-25 02:43:10

■本报 徐天晓

自去年以来开始出现的外资股东减持或撤离公司的现象,在今年仍在持续。

今年6月份,兴业信托外资第二大股东国民银行将所持兴业国际信托股权(16.8334%)中的一半转让给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福能集团”),转让后双方各持股8.4167%。

而在此之前,2016年4月19日,苏州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公众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拟以6.6亿元的对价取得后者持有的苏州信托的19.99%的股权,目前已获得江苏银监局批复。

外资机构入股信托公司的热潮始于2007年信托“一法两规”颁布之后,至2012年蒙特利尔银行入股中粮信托和摩根大通入股百瑞信托,期间共有11家外资机构参股信托公司。

但是从2015年以来,外资机构对信托公司的态度却开始发生逆转。多家外资机构股东,因减持或未与其他信托公司股东同步进行增资等因素,逐渐离场。

去年10月份,华澳信托的外资股东麦格理资本将所持19.99%股份悉数转让给重庆财信企业集团;而去年的最后一天,杭州工商信托的外资股东摩根士丹利将所持11.05%的股份全部转让给绿地金控。

B股与A股合并的法律和市场障碍远远小于B股并入H股的可能。“因为A、B股之间在市场所在地、上市的法律管辖权等方面都没有大的障碍。而交易货币的不同更多的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 若上述苏州信托股权变更完成,外资背景信托公司将仅剩8家。

方面,其外方股东威益投资去年8月份未同步参与北京信托的增资,所持股份比例由19.99%降至12.72%;新华信托外资股东也未参与去年7月份的增资,持股比例由19.5%降至5.7%。

目前,8家外资背景信托公司,外方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15.83%,与外资撤资潮之前相比,已下降3.02%。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信托公司盈利能力减缓,经营风险增加,使信托公司的股东不得不重新审视信托牌照的价值。在此背景下,不仅外资股东频频减持,整个信托行业的股权变动也趋于活跃。

不过,有声音认为,外资对信托公司的立场可能只是阶段性的退出,称信托公司对外资股东吸引力下降为时尚早。

从监管政策上来看,去年下发的《中国银监会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指出,单个境外机构及关联方投资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过2家,其中绝对控股不得超过1家,改变了由2007年《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规定的“单个境外机构向信托公司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的持股”的硬杠杠。对于一直未能在信托公司经营中获取足够话语权的外资机构来讲,能够取得信托公司的控股权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资本具有逐利性。目前来看,信托公司的盈利增速放缓,风险资产规模有所增加。但也要看到信托行业的顶层设计逐步推进,治理机制日趋完善。这为信托行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外资机构对信托行业的态度也要取决于信托行业在今后的发展潜力。

此前信托公司要引入外资股东,目的是引入外资股东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金融创新能力。但是,在过去几年信托行业的大发展中,外资股东的这些优势并没有有效发挥,外资股东难以介入信托公司经营决策中心。但是在信托行业转型需求加大,尤其是跨境投资渐成兵家必争之地时,外资股东的优势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利益诉求更容易实现。

石家庄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猜你会喜欢的
猜你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