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网 > 明星 >> 杰克逊

蔬菜田微小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2019-03-18 10:47:44

蔬菜田微小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蔬菜田微小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蔬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保护地栽培迅速兴起,蔬菜的四季栽培、插花种植日益普及,伴随蔬菜虫害不断加重,且呈现出“小虫翻大浪”之势。蔬菜田微小害虫愈演愈烈,不仅蚜虫、飞虱、叶蝉、害螨等继续严重为害,而且自上世纪末国内暴发了几类新的小害虫,包括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茶黄螨和棕榈蓟马等,种群数量迅速上升,为害十分猖獗,且难于根除,被列为当前难于防治的几类“顽虫”。这些微小害虫分布广、数量大,不仅吸食植物汁液、掠夺养分,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植株黄化、干枯、畸形,而且易分泌蜜露而引起煤污病,并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加重对植物所造成的危害。

一、严重发生原因分析

微小害虫猖獗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害虫自身的特点、环境条件的改变以及人为因素的推波助澜等,具体如下。

1、气候条件的变化

受温室效应等影响,夏季高温干旱,冬季不冷。夏季高温干旱,适合刺吸式害虫取食为害,生长发育和种群繁衍加快;冬季温暖有利于害虫越冬,加快了虫源积累。

2、微小害虫个体微小,发生隐蔽

微小害虫个体微小,易于获得充足的食物,具有充足的食源是保证其种群迅速增长的先决条件,一个叶片即可供几十头甚至上百头微小害虫取食,如一个冬瓜叶片平均可容留100—300头烟粉虱,最多达1500头。因个体微小,易隐蔽为害,增加了防治难度,如蚜虫多于叶背吸食,常造成卷叶,藏于卷叶内为害;斑潜蝇个体小,潜叶为害,一旦错过时机就难于防治。

3、微小害虫繁殖能力强

虽然个体小,但却具有较强的繁殖力,繁衍周期短,一年发生多代,多的可达几十代,并存在世代重叠现象;产卵量大,种群积累快;有的还能孤雌生殖,如蚜虫孤雌胎生,“几世同堂”,后代个体数量呈几何极数增长,即使经过恶劣环境或人为防治后残存的少量个体,仍会迅速积累进而造成严重危害。

4、微小害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易产生抗药性

这些微小害虫或喜飞善跳、行动活泼,或体背蜡质,或能分泌状物,如飞虱、叶蝉、粉虱等虫体活泼,受惊扰后可飞翔逃避,使天敌或化学农药对其控制作用减弱;烟粉虱、蚧壳虫等常分泌一层蜡粉或蚧壳,二斑叶螨可分泌状物而增加防治难度。

5、微小害虫传播途径多样

较多的传播方式是微小害虫能迅速扩散并暴发的重要因素。这些害虫或通过较强的飞翔能力在空中飞舞迁移,如烟粉虱活泼善飞跃,蚜虫可产生有翅蚜扩散转移,褐飞虱可南、北长途迁飞;或随风扩散,如螨类可吐丝下垂,随风吹迁移;或随种子、苗木的调运,农产品的贸易等人为因素而传播,因害虫个体小,在种苗及农产品等的调运过程中易被人们忽视而随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大量传播,现代社会农产品贸易量增加、交通工具发达,使害虫扩散速度加快、传播地域更广,且能打破自然条件限制。

6、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

耕作的精细化,间套作面积的增加,作物的插花种植,蔬菜的四季栽培,冬季保护地栽培的大量兴起,害虫喜食植物品种种植的增多等等,为这些害虫提供了充足的食源、越冬场所,使其能周年在不同的场所与寄主上相互转移、栖息或活动为害,种群积累加快。

7、防治不得力

微小害虫发生隐蔽、体背蜡、世代重叠,难于防治;而且在对这些害虫的防治上存在麻痹心态,存在许多误区,没有很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不能抓住防治的有利时机,过分依赖化学防治,且防治技术粗糙,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如农民长期单一用药、盲目加大用药量、随意提高用药倍数等促进了这些害虫抗药性的快速增长,产生了恶性循环。尤其现在农业的分散经营,使得在害虫的防治上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防治观念不统一、时间不一致、措施不合理,从而使这些害虫有充足的生存空间,种群得以迅速积累。

二、防治措施

针对当前蔬菜田微小害虫的猖獗发生,应予以重视,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并力争实现蔬菜的无公害化生产。

1、农业措施防治

a.采用包括转基因等高新技术积极培育抗虫、耐害蔬菜品种,这是对付暴发性微小害虫的重要途径。

b.合理安排茬口,调整种植布局。合理间作套种、轮作倒茬,减少当地主灾害虫适生寄主的种植面积,既不能大面积单一种植,也应避免适生寄主插花种植。

c.加强田间管理,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的条件,增强寄主抗逆能力。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灌水,及时中耕除草,并结合修枝、打杈消灭部分虫源等。

d.切断害虫的越冬环节。越冬期是其集中而薄弱的环节,是防治的关键期。搞好田间卫生,清除残枝败叶,减少害虫栖息、躲避及越冬场所;尤其注重消灭保护地内越冬虫源,可通过保护地种植非寄主植物、培育无虫苗、纱庶虫并结合用药杀除残虫来进行。

2、物理机械措施防治

a.灯光及色板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趋色性设置黑光灯或黄板,捕杀叶蝉、蚜虫、粉虱、斑潜蝇等;利用蚜虫负趋性采用银灰薄膜避蚜。

b.利用一些害虫的群集性、潜藏性、卷叶性等进行人工或采用简单器械捕杀,如人工摘除带有蚜虫、潜叶蝇、粉虱等的叶片。

c.纱遮虫。在温室、大棚等设施入口、通风口设置纱,控制温室白粉虱、烟粉虱、斑潜蝇、蚜虫等越冬虫源,减少次年虫量;夏季蔬菜采用防虫,减少害虫为害。

3、药剂防治

积极开展药剂防治仍是当前防治这些害虫的重要应急措施,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a.适时用药。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搞好测报,抓住防治关键期及时用药,将害虫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在卷叶前防治蚜虫,潜叶前防治斑潜蝇,形成蜡粉前防治绵蚜、蚧类等),并能减少对天敌的杀伤。

b.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并轮换用药。轮换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吡虫啉、扑虱灵和阿维菌素类等以提高防效,减缓抗药性产生;注重一些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的采用,以保护天敌,增强自然控制作用,生产绿色食品。

c.运用多种施药方式,讲究施药技术,用药量合理,喷药均匀、周到,对多种小害虫应“两翻一扣、四面打透”,防止漏残虫,对已产生抗药性害虫应合理混用不同机理农药、选用合适增效剂等。

d.注重联防。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协防的积极性,使一定范围的各农户对害虫防治期尽量一致,以防善飞害虫转移逃避。必要时应政府干预、协调,甚至采取措施,投入一定人力、财力进行防治,如政府出面动用飞机喷雾防治等。

e.重视微小害虫适生基地、虫源基地、越冬基地的用药,以求收到事半功倍之工效。

4、生物防治

从长远看,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是必要的,不仅可有效地控制害虫,而且是当前推行农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乃至有机食品的重要途径。应注重对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有条件的可进行一些天敌的人工饲养和释放,尤其在保护地更为可行,如饲养丽蚜小蜂、浆角蚜小蜂等天敌控制蚜虫、粉虱等。

( 来源:现代化农业 )

柏尚内衣专卖店招商
女性心绞痛的症状吃什么药
小孩子脱臼的处理方法
猜你会喜欢的
猜你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