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机器人提交首轮问询交卷前往科创板再下
10月9日,九号机器人回复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首轮问询,对71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反馈材料中补充更新了2019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九号机器人营收持续保持规模增长,扣非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也有大幅提升。
与此前发行方案不同的是,反馈材料中披露,九号机器人已将优先股股东持有的全部优先股股份转为A类普通股股份,优先股权利在受理之日的前一日自动终止。自2019年6月27日之后的会计期,九号机器人将不再受到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净利润的影响将显著降低。
上半年营收增长104.29%
九号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长期专注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领域,为全球知名的代步、移动服务机器人制造商,产品包括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品类。
根据反馈材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4.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11亿元。2016年至2019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1.95%,营收规模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据介绍,为充分拓展销售渠道,九号机器人采用“直营+分销”渠道并行的方式,“多渠道”销售战略的落实,扩展了用户覆盖范围并增强用户体验,也促进了九号机器人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
随着国际化布局的展开,海外市场业务发展迅速也成为九号机器人营收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2018年12月31日,九号机器人自营或分销的产品已进入北美、欧洲和亚太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多个海外市场实现了深度渗透。
从2018年下半年至今,九号机器人已经开发了Bird、Lyft、Neutron、Uber、Voi和Skinny等境外客户,客户产品需求量较大。截至2019年6月末,九号机器人的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等核心产品销售区域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美国、德国等地区具备限制性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九号机器人境外营业收入达10.03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45.18%,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随着海外共享业务的发展,九号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
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反馈材料显示,2016年至2019上半年,九号机器人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0.71亿元、0.91亿元、1.23亿元及1.1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19%、6.61%、2.90%及5.16%。最近三年一期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45%。
随着研发投入的逐年增长,九号机器人研发成果颇丰。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取得国内已授权专利368项,海外已授权专利235项,并获得DEKA公司排他性独占授权专利近300项。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了多项行业、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抢占产业制高点。
据记者了解,目前公司自主研发了世界首款应用于平衡车的基于超宽带(UWB)的自主运动跟随定位系统,并将该系统成功应用并推广到除九号机器人自主产品外的其他智能产品,如米家90分智能跟随行李箱。
同时,公司还与Intel合作开发了新一代智能深度视觉识别传感器,并已运用在纳恩博服务机器人产品路萌上,该产品已于2017年5月18日于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投产,实现产业化。
九号机器人成立6年来,共发布了30余个产品系列,60余款产品,其中包含了30余款智能产品,4款服务机器人产品,曾获得红点最佳设计奖(BestoftheBest)、GoodDesignBest100奖项、德国iF设计奖,入围Google与WPP联合发布的“中国出海品牌50强”等国内国际大奖。
利用智能电动平衡车技术积累的优势,九号机器人独立研发了服务类机器人平台。2018年6月,九号机器人投入研发多年的首款搭载在智能电动平衡车上的服务类机器人产品“路萌”正式上市。今年8月16日,又发布了两类三款智能服务机器人。
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为了提升配送行业效率及降低配送成本,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目前九号机器人正在研发基于“通用化”理念打造的室内配送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箱体可根据业务需要定制,以满足“货物”到“人”场景下的智能化移动。
此次募投项目中,九号机器人计划投入1.928亿元到“智能配送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同时融合公司在配送机器人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以推动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