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网 > 明星 >> 刘欢

唐山防抗救相结合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发布时间:2020-09-01 19:56:18

唐山防抗救相结合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

震后40年,是唐山浴火重生的40年,也是整座城市下定决心打造防灾减灾救灾“钢铁框架”的40年。近年来,唐山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动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立减灾教育常态化机制,不断完善救灾物质储备体系建设,构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

1、大力推动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应急避难场所是防灾避险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唐山面对全市经济下行的压力,始终坚持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2015年,唐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建设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基础设施。古冶区政府更是克服限制产能和经济转型的种种困难,在争取国家资金346万元的基础上又安排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金山森林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市27个应急避难场所都制定了人员疏散方案,普遍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独立供水系统等11种应急避险功能,构成了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全络。2、全面建立减灾教育常态化机制

要实现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的转变,全面提升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是关键。2016年全市前后组织开展了各类救灾、逃生、避险演练28场次,15900多名居民、学生参与其中。7处地震遗址成为全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大课堂”,接待参观人数超过550万人次。利用电子显示屏、出租车顶灯、公交车载电视等大范围播放防灾减灾标语。发送短信79万条、移动彩漫1.5万条,使23万居民在出行和办理业务期间遭到了一次防灾减灾教育。通过关注微科普和,38万人掌握了逃生避险技能。同时,唐山将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98万元,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5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今年以来,更是着力提升示范社区规范化水平,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现场观摩对不符合标准的予以摘牌;对新创建的示范社区进行量化评比,优秀者予以资金嘉奖。

三、不断完善救灾物质储备体系建设

2016年,唐山市财政安排预算2629万元,专门用于市级救灾物质储备库建设,着力构筑以市级储备库为中心,以遵化、乐亭、曹妃甸救灾库为基础,以多灾易灾县救灾物资储备库为重点的救灾储备体系。目前全市已与15家食品、饮用水、粮食生产企业、23家商场及商贸流通单位签订了物质储备、供应协议,保障灾害产生时5万人三天的基本生活需求。制定救灾物质快速调动预案,明确军分区、市交通运输局、海关和铁路等部门的职责,保障物质第一时间运送到灾区。创新在救灾工作中引入保险机制,2015年为迁安、迁西2个县(市)区的所有农户投保了农村住房保险,全年共赔付110笔,累计赔款17.78万元,今年已将保险惠及到5个县(市)区,截至目前,共赔付3100笔,累计赔款120

.69万元,充分发挥了保险机制在救灾工作中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参与社会管理功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精心构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新格局

唐山市减灾委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在市、县、乡三级全部建立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每一年对预案进行完善和修订。明确了灾情产生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和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责分工、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保障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启动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做到统一领导、明确、调和有序,构成最大合力。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充分利用“互联+”的巨大潜能,建立了“唐山市救灾物质资源信息平台”,目前已有128家生产企业、49家流通单位、387个运输单位加盟,实现了全市救灾物质生产、流通、运输有机统一,实现了救灾物质由单纯储备转变为生产、流通、运输三大体系资源共享;由粗放救助渠道转变为多情势、多层次、精准救助;由单一独立封闭的工作模式转变为综合型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等“三大转变”。



保妇康栓 海南
碧凯保妇康栓包装
碧凯保妇康栓使用期限
猜你会喜欢的
猜你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