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清明食螺 眼不生疴
民间有“清明食螺,眼不生疴”之说。清明时节,螺正肥美,不但美味,吃了它还有明目等保健的功效。
清明食螺眼不生疴(供图/华盖)
又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隆冬季节潜伏在泥土之中的螺蛳,纷纷爬出泥层,到阴温处觅食、产卵、生长。田螺味美之时,正好是在清明之前,因立春至清明时节,正是田螺“怀胎期”,其原因是它春天产子,要趁它肚里没小螺时吃,正好赶在这个时节。
这个时节吃螺蛳,据说和马兰头一样还可以明目。以田螺为主要原料的菜肴有很多,如糟田螺、田螺塞肉、田螺炒鹌鹑。这个时候,螺蛳用青葱头喷酒爆炒,放少许红椒丝,滋味实在好极。田螺肉质细嫩,田螺肉煮食,味美、香,爽脆。
据测定,每100克螺肉内含蛋白质10.7克,脂肪1.2克,钙含量高达1357毫克,为大豆的3到4倍,鸡肉的100倍以上。还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B1、B2及粗纤维。在常见的60多种水生物、植物中,其营养仅次于虾皮而居第二位。
田螺不仅极富营养,还是一种药用动物。中医认为,田螺肉性味甘、咸、寒,入肺、肝、大肠经,有清热养阴、利湿解毒之功,适用于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等。
《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通水,利肠”。《名医别录》言其“煮汁疗热,醒酒,止渴”。《本草纲目拾遗》则称其“煮食之,利大小便,去腹中结热,目下黄,脚气冲上,小腹结硬,小便赤涩,脚手浮肿”。李时珍也说它“利湿热,治黄疸;捣烂贴脐,引热下行,止噤口痢,下水气淋闭;取水,搽痔疮、狐臭;烧研,治瘰病癣疮。”纵观诸家所论,足见功效不凡。不仅如此,田螺壳,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或其同属动物的甲壳。中医认为,田螺壳性味甘、淡、平,入脾、肺经,有散结消肿,敛疮止痛之功,适用于湿疹、胃痛,小儿惊风等。
相传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不仅诗书画俱全,而且略懂医。有一天,他遇到一小儿在三天前得一病:腹胀如鼓,小便不利,请了几位郎中诊治,均未见效。唐伯虎又再诊视病情后,挥笔写下:“圆顶宝塔五六层,和尚出门慢步行;一把团扇半遮面,听见人来就关门”。写罢对其家人说:“将此谜底选大的备3个,与一枚薤白头共捣碎,敷于小儿腹部,一日后病就会好。”这个谜底就是田螺。小儿按此法治后,病很快就好了。
在数千年的生活经验中,人们不仅把田螺作为风味食物,有时还用它来防治各种疾病。民间以田螺入药的常用方子常应用于治疗小便不畅、黄疸、中耳炎、痔疮等症。如田螺肉塞入冰片,取其分泌液滴入耳道,每天2至3次,治中耳炎;田螺肉晒干,炒焦,每日服3次,每次15克,治菌痢。但因田螺为性寒之物,故有脾胃虚寒之人不应多吃,便溏腹泻、风寒感冒期间、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都要忌食。 以上就是关于“养生:清明食螺 眼不生疴”的内容,希望大家看的开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分享本网站,让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养生:清明食螺 眼不生疴”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