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通报近期重点工作和环评与排污许可进展情况
6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介绍了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改革、“三线一单”编制实施和推动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制度三个方面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
刘友宾首先通报了生态环境部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阶段统筹强化监督工作成效以及渤海入海排污口和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他说,生态环境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个总要求,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对第一阶段统筹强化监督7个专项任务发现的5206个问题将逐一拉条挂账、移交地方、紧盯解决,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经过近半年努力,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建立了排污口“交办给政府、落实到河长”的排查整治责任机制,未来将全面掌握渤海入海和长江入河排污口情况,为渤海和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坚强保障。
刘志全围绕“三线一单”编制实施、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推动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制度三个方面介绍有关工作进展和成效。他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实施,基本建立“三线一单”管理和技术体系,完成省级试点,近期将发布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青海省“三线一单”成果。
深化“放管服”改革,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勇于简政放权、切实强化监管、持续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和效果较为显著。聚焦“一证式”管理,推进排污许可证全覆盖,建立健全排污许可法规制度体系,组织开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试点,组织完成阶段性核发任务,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排污许可制法律法规、管理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
针对记者提出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试点有关问题,刘志全表示,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改革任务要求,加快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制度,针对已发证行业尚未实现企业全覆盖等问题,按照先试点再推开、先发证再整改的“两步走”原则,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8个省(市)开展了24个行业的清理整顿工作试点,通过“摸、排、分、清”4项重点任务进行全面清理,对尚未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实施分类处置,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达标一个行业”。
在回答记者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的提问时,刘友宾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纳入新修订的固废法,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开展垃圾焚烧行业达标排放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工作。
下一步,还将垃圾分类的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督促各级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依托“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引导城市持续推进垃圾的精细化管理。同时,继续配合做好固废法的修改,加强垃圾污染环境的监督执法。